
当前位置:Trading...交易时间网
>>
要闻
加密数字货币几乎全线跳水,价格下跌的“元凶”是美联储
要闻(Focus)
|
原油开户·恒指开户·德指开户·外汇开户·黄金开户
Trading.交易时间网(infointime.net)7讯——近期,加密数字货币几乎全线跳水,比特币从最高21200元人民币跌至16238元,以太币更是从前期的高点3000元回落至1400元下方,惨遭腰斩。前20大数字货币几乎全线下跌,部分跌幅甚至达到15%左右。想必前几日追高买入的投资者,基本上都已被套住。

导致数字货币价格下跌的“元凶”是美联储
比特币和以太币等其它数字货币近期越来越获得主流的认可。然而,主流群体这样做是由金融投机推动的,而不是出于数字货币和通缩交换媒介的需求。在美联储6月加息后,比特币、以太币和其它加密货币价格立即出现下跌。研究网站Crypto
Compare首席执行长海特(Charles Hayter)表示:
“在今年早些时候大涨之后,这种恐慌抛售在预料之内。随着交易员调整头寸配置以及获利了结,修正行情必然就发生。”
数字货币对美联储加息所做出的反应表明,在主要法定货币价值不断稀释的背景下,数字货币被视为新的避险性资产,这就是为什么比特币的需求在一些法定货币贬值的国家中会有所上升,例如印度和委内瑞拉。在委内瑞拉,人们正在使用数字货币来应对恶性通货膨胀。对委内瑞拉人而言,数字货币已经具有避险属性。
然而,如果美联储接下来继续提高利率,那么市场对数字货币的需求可能会降低,数字货币价格或将进一步下探。当美联储停止印刷新的货币时,流入房地产、股票和数字货币等金融资产的新增资金量就会减少。因此,投资者对数字货币等抗通胀类金融资产的需求便会下滑。
投资者为何会被套?这或是投资理念惹的祸
在数字货币这波跌势开始之前,投资者看到了比特币、以太币的暴涨,羡慕早期投资者的“先见之明”,却不知道在2017年之前,他们最羡慕的是没有投资比特币的你。
早在2013年,比特币就曾经冲上高点。2013年10月7日至11月18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比特币价格从760元人民币最高冲至7995元人民币,涨了整整10倍,随后便陷入漫长的熊市阶段。直至2017年,比特币价格才重拾上涨动能并突破8000元。
由此可见,那时候进场的投资者花了整整3年时间来解套。关于投机市场中的博弈,巴菲特那句“在市场恐慌时买入,在市场贪婪时卖出”最为经典。但问题是,市场贪婪的时候往往是数字货币涨得最好的时机,而且往往还会持续涨一段时间。直到该进来的投资者都进来了,数字货币才开始暴跌。
而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熊市呈现出更长,而牛市呈现出更短的趋势。在数字货币投资领域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因为数字货币没有涨跌幅限制,且全天24小时可进行交易。另外,数字货币种类不算多,投资者的热情更容易在短期内释放,因此数字货币能够在短短几周内涨几倍;而当投资者热情退却之际,数字货币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崩跌。
数字货币监管风险不容忽视
据法新社,已破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
Gox前首席执行官马克·卡尔普勒在7月11日于东京接受审讯。他被控操纵数据以及侵吞65万枚比特币,这些比特币的消失打击了这种数字货币的声誉,并且令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
从该比特币交易平台前首席执行官涉嫌“监守自盗”的例子可以看出,目前数字货币的监管风险高企。阻碍数字货币走向主流市场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作为投资品未能获得监管机构的充分肯定。就国内情况来看,数字货币监管的限制衍生出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支付体验的滞后。在快捷支付早已成为充值标配的当下,比特币交易所充值却依然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即从银行APP中向特定账户汇款,需要输入收款人、汇入银行账号、汇入银行、金额、附言备注信息等资料,仍然是PC时代的支付体验。究其原因,2013年央行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它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
二是数字货币未能进入主流的金融产品交易场所。因此,金融机构、B端大资金很难布局。而仅仅靠散户的力量,数字货币的日交易量较低,难言天量天价。在比特币前一轮暴涨的刺激下,比特币交易量曾激增,国内三大交易所日均交易比特币2-4万枚,但合计金额也仅4-8亿元人民币,与其它主流金融资产相比只是小菜一碟。
由此可见,除非监管机构完全转变对比特币交易的态度,否则大资金流入的可能性不大,比特币交易或只能局限于特定的小圈子里。缺乏大量的新投资者,缺乏新的资金接盘,数字货币价格恐怕难以再度大幅上涨。
外盘期货是指交易所建立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期货交易。以美国、英国、伦敦等交易所内的产品为常见交易期货合约。期货合约,就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有些美国期货合约品种如原油、黄金、白银、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等价格变动会有影响,国内投资者可以参考外盘行情。
|